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站首页
 
首 页 中心概况 组织机构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以十年“无渔”换年年“有鱼”
发布时间:2021-01-08 | 文章来源: 马鞍山日报  | 作者: 管理员 打印】【 】【关闭
 


       2020年12月31日10时30分,随着一声悠长的鸣笛,由渔政、公安、海事、长航公安6支执法船艇组成的马鞍山市长江禁渔水上执法方阵,驶向指定执法水域开展执法检查,拉开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活动的序幕。

“十年禁渔”,决心昭昭。早在2019年5月1日,我市就正式打响了长江禁渔战役,到7月底,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常年禁捕、渔民退捕转产任务,比全国时间表提前了一年半,切实做到了退捕渔民“有社保、有房住、有学上、有工作、心情舒畅”,创造了“禁得最早、做得最好”的马鞍山经验。

以十年“无渔”,换年年“有鱼”。一场为了“生命长江”永葆青春、永续发展的长跑已踏上征程。

以“禁”为“进”算对“十年禁渔”机遇账

“小时候,一网下去总有个几百斤野生鱼。但近十几年来,很多鱼都看不到了。”今年48岁的张周华祖辈都在长江马鞍山段水域捕鱼,亲身经历了长江的“病痛”。这些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长江水生态功能明显退化,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2018年,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达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无鱼”二字振聋发聩,引人深思。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引导渔民退捕转产,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

长江之滨,马鞍山自有担当。早在2016年,我市就利用渔业油价补贴政策改革调整,提前退出捕捞渔船504艘;用活用足渔民安居工程,让符合条件的绝大部分渔民上岸安家;在“三证合一”工作中摸清渔民和渔船底数,建立“一户一档”“一船一档”。

2019年,扛起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责任,市委、市政府令行禁止,成立高规格渔民退捕转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禁捕退捕工作,敲定退捕禁捕方案,建立由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4月底,反复会商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历经数轮修改完善的《马鞍山市渔民退捕转产实施方案》出炉,我市全面发起攻坚。

5月底薛家洼、6月底长江干流、8月底内河……时间迫在眉睫,打好首战是关键。薛家洼,汇聚了57户来自我市各县区渔民、停泊各类渔船223艘的小渔港,是个难啃的“硬骨头”。对此,市领导亲自上船和渔民对话,了解诉求、释疑解惑;各县区现场设立临时指挥部,一把手工程包保,成立专班、定期调度、强化调度、纳入考核;方案科学到位,流程规范公正,政策统一标准,执法严密严控,渔民的顾虑和矛盾被一一化解。

到了5月26日,薛家洼所有渔民全部签字上岸,首战告捷。随后,长江干流、支流退捕工作也连战连捷,顺利完成。不到三个月,我市退捕渔船全部回收拆解,所有网具和随船渔具也一并回收并全部销毁,“马鞍山速度”再次体现。

从“捕”转“护”“洗脚上岸”也有好出路

“长江和石臼湖养活我们祖祖辈辈,现在该是我们报答她们了。”响应禁捕政策,博望区渔民张鹏主动结束了30多年来“以水为家,逐鱼而行”的生活,和村里其他渔民一起谋划转型。现如今,他被博望区农业农村局聘为石臼湖巡逻队的领头人,定期沿江沿湖巡逻,宣传禁捕政策,成了实打实的“护渔人”。

2020年12月20日,“三姑娘”陈兰香的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这位大名鼎鼎的退捕转产渔民当上了“老板”,“带着入股渔民吃得饱、稳得住、一起致富,我知足。”第一单,她就接下了“打捞汛期滞留杨树林沟塘江鱼放生”的生意,“能为长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很高兴。”

退得出、禁得了、稳得住。渔业转型、渔民转产,是长久之策。为确保渔民顺利退捕上岸,我市先后制定了渔船拆解补偿、转产渔民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就业帮扶、子女就学6个方面具体政策,先后兑现禁捕退捕各类资金支付2.49亿元,实现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家庭成员应保尽保,全面保障渔民上岸生计。

我市还创新建立“1+2”帮联机制,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组织专场招聘、推动企业招录、开发兜底岗位、退捕渔民转产“捕转养”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分类施策、精准推介,统筹推进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现如今,蔡小花搞起了龙虾、螃蟹养殖,开起了饭店;韩晶翠承包了超市摊位专门卖起了水产;徐喜根放下了鱼叉和渔网,拿起了电焊……一个个捕鱼“老把式”,都凭着自己的意愿和技能开启了新生活,我市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率达到了97.2%。

“下一步,我们还将结合实际,发挥渔民专长,强化政策引导、基地带动、技术支撑、利益链接,重点引导发展‘捕转养’项目。”市农业农村局水产办主任石小平表示,目前,我市已发展“捕转养”3000余亩,惠及渔民300余户;预计3年后,将建成“捕转养”6000亩,惠及渔民600余户。

天“罗”地“网”共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我市已实现了长江干流可视化、夜间红外监控全覆盖……”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安徽分会场,作为渔政执法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的汇报方,马鞍山掷地有声。

禁渔以来,我市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在组织开展常态化禁渔巡查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在长江干流配备6个监测点和2个雷达,构建形成省市县互通,水陆空、全天时、全天候、全覆盖的渔政信息化系统,编织起一张“天网”;“专业队伍+社会共治”结合,不断提高渔政执法能力,新增渔政执法编制79名,总数达217名,同时以乡镇为单位,建立网格化护渔员队伍,全市300多名护渔员在19个乡镇、417多公里岸线上铺开了一层“地网”。农业、公安、海事、检察、司法等部门强力配合、联合执法;江上巡、岸上查、点上蹲等方式层出不穷……我市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坚决斩断非法捕捞的源头。

既要治源头,也要管末端,只有斩断产销链、摧毁利益链,才能真正实现禁得住。

公安机关围绕重点水域、水产品交易地、涉渔餐饮场所等重点区域,广泛搜集非法捕捞线索,对涉嫌组织化、团伙化的非法捕捞以及非法猎捕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案件开展专案经营,做到“破一案带一串,抓一个挖一窝”。市场监管部门以农贸市场、水产经营户、餐饮单位为重点开展拉网式排查,严禁经营者售卖江鲜及相关菜肴,与1000多家餐饮门店签订拒绝售卖江鲜的责任书……我市正构建起从水里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防范网络。

同时,我市还充分发挥河湖长责任体系,落实护渔员责任,通过张贴通告、发放宣传单以及各媒体平台,深入重要河段、库区码头、集镇村组、农贸市场等重要场所,全方位、广角度、多形式宣讲禁捕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措施,提高社会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禁捕、禁售、禁食野生鱼类的浓厚氛围。

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现如今,在采石矶脚下当起“护渔员”的张国华已不止一次看到江豚跃出水面,“以前的长江,一定会回来。”

(出处:马鞍山日报 记者 邓婷婷 通讯员 李淼)

分享到:
  
 
 
 
           精彩推荐

 
           新闻热点

关于下发2024年基...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安...
四川乐山市农业农村局...
四川简阳市联合执法护...
广西忻城县农业农村局...
虾苗不上田的四大误区...
1月10日广东地区生...
全国首个!金鲳鱼全产...
天津滨海新区开展异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如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13 ccshuichan CO. , LTD.      ICP证号:吉ICP备12027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