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站首页
 
首 页 中心概况 组织机构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金山渔池最终的消逝,是经济转型后必然的结果
发布时间:2018-07-09 | 文章来源: 金山网  | 作者: 管理员 打印】【 】【关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陈大经  文/沙艳秋

这是一张风景照(图1),一轮红日挂在天际,天空与水面相接,隔着一片矮树林,照片正下方三分之一的篇幅是一块块整齐的方形水塘,整张照片有一种别样的静美。这是哪里?记者在市区的街头询问市民。40岁以下的市民大多都摇头不知,而40岁以上的市民绝大多数都能一口报出——曾经的金山渔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A

“这是金山渔池,以前,站在金山上向下看,就是这样一块块的水塘,我还看到有人在塘里撑着小船捕鱼。我们现在观赏荷花的这一块都是原来的渔池。”5日清晨,正在金山湖风景区拍摄荷花的杨先生一下子就认出了上文所说的风景照拍于何处。他说,现在他也会跑到金山湖拍日出和日落,“不过,这一张带有一种与通常的田园美不一样的大气。”

“金山渔池的美以前还吸引过央视来拍图呢。”我市资深新闻摄影人陈大经老师说。

曾经的金山渔池不仅美,还是孩子们的乐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市民杨兴义家就住在金山附近,他的记忆里,那时候的金山渔池很大,“站在渔池间的小路上向四周望去,除了几间砖砌的工房,全是渔池(图2)”。最有趣的是鱼池中间有轨道,轨道上可以推一种独轮车,“那个独轮车是工人们用来装饲料的,不投食时就放在路边,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推着独轮车在轨道上跑”。

而市民蔡先生则更喜欢看工人给鱼投食或捕捞。“每到那时,鱼就会跃出水面(图3),我就会在一边拍着手‘哦哦哦’地叫,仿佛是什么盛大的场面一样。看着满满一网的鱼(图4),我和小伙伴就会指指点点,看哪条鱼最大(图5)。有时,工人推着一车鱼向前走,我们也会学雷锋,跟在后面帮着推一把(图6)。这时候,他们就会夸奖我们,我们就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好人好事。”

“我1992年来镇江时,金山渔池还在,我记得那里面已经有一片荷花塘了(图7),夏天荷花开的时候很漂亮。不过,我猜当时他们应该是为了搞副业。”从南京来镇江定居的郭秀香阿姨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B

不过,对于市民吴庆山来说,金山渔池是他奉献了青春和汗水的地方,那里有他奋斗的记忆。

“他们说的金山渔池有7000多亩,是镇江水产养殖试验场的生产主项,除此之外,它下面还有一个汽车改装厂、一个淀粉厂、一个商业机械厂和一个饲料厂。”1970年,作为下放回镇的工人,吴庆山一直在镇江水产养殖试验场工作,直到退休。在他的记忆里,水产养殖试验场在计划经济的镇江,为市民的菜篮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时候每到节假日,我们就要给各个部门和企业发鱼票,然后各个单位就根据鱼票上所印的斤数来拿鱼,回去再分给职工。那个时候,鱼并不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见菜肴,但逢年过节,家里来了亲戚朋友或者要办大事,那鱼就必不可少了。所以,我们平时只往国营菜场供应一部分,但到了节假日就要大量供应。”供应量最大的节假日是春节,此时工人们就要冒着寒冷下到鱼池,“虽外面也穿着连着鞋子的胶裤,但还是很冷,大家都会带一种连着围巾的帽子,这样可以把脖子捂起来,多遮一点风。不过,在岸边工作的人常常只穿一双胶鞋,有时动作大一点,就会把衣服弄湿,那就更冷了(图8)。”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吴庆山说,那时候他们养得最多的是鲫鱼、鳊鱼、草鱼、青鱼、鲢鱼。“鱼都是按大小养在不同的鱼池里的,长到一定程度,小鱼长大了,就要换池。”而节假日各个单位凭票来取的鱼也不是按人头一人几条分的,“就是总共多少斤,里面包括鲫鱼多少斤,鳊鱼多少斤,鲢鱼、青鱼又是多少斤。像鲫鱼还有可能一家分到几条,草鱼、鲢鱼就是几家分一条了。好比鲢鱼,就经常出现,这次你家拿鱼头,下次就拿鱼尾的情况。”

除了养鱼,也养鱼苗。鱼苗最远供应到东北。“鱼是用火车运到外地的。那时候没有增氧泵,我们都是用大油布放上冷水,把鱼苗放进去,然后随车的人就得轮流不间断地搅水增氧。”

吴庆山说,那时候的水产养殖试验场在养鱼这一块一直是亏本的。“鱼只有几毛钱一斤,像鲢鱼,我记得一斤就是八到九毛,小鱼苗更便宜。但那时候是计划经济,必须养鱼,养多少也是规定了的,所以,为了支撑水产养殖这一块,我们才办了四个分厂。除了饲料厂是为了节约成本,其他三个分厂都是有技术要相关许可的,算是以工养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C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养鱼的越来越多,我们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工资一度都发不出来了。穷则思变,我们又搞起了房地产……”吴庆山认为,金山渔池最终的消逝,是经济转型后必然的结果。

但是,更多的市民却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金山风景区的升级及其周边环境的优化改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我是1989年从扬州移居镇江的,那时候金山周边还是土路,有老家的亲戚朋友来了,在金山里面逛不到半天就结束了,周围还没什么可以吃饭的地方。现在可不一样了,光金山就能玩上一天。周边的配套商贸休闲也非常好。”市民齐琼说。

“我南京的亲友来了都说现在镇江发展得好,‘三山一条街’是必定要逛的。”郭秀香说。

而杨兴义更是当了十多年的志愿者,节假日他常常来到金山风景区给外来的游客指路,告诉他们哪里有停车场,哪里有饭店,金山风景区内哪一处风景好且不收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和平路街道金山社区工作人员谈云告诉记者,他们为此还专门印发了相关资料提供给社区的热心居民。“比如,公交线路是什么样的,停车场有几处,哪处是不收费的,金山的最有名的几个传说故事,都印在上面了。现在居民们都很有自豪感,觉得自己住在风景区周边,是镇江的脸面,更要体现镇江人的高素质。”

分享到:
  
 
 
 
           精彩推荐

 
           新闻热点

关于下发2024年基...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安...
四川乐山市农业农村局...
四川简阳市联合执法护...
广西忻城县农业农村局...
虾苗不上田的四大误区...
1月10日广东地区生...
全国首个!金鲳鱼全产...
天津滨海新区开展异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如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13 ccshuichan CO. , LTD.      ICP证号:吉ICP备12027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