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站首页
 
首 页 中心概况 组织机构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生鱼池塘集约化养殖试验
发布时间:2013-12-24 | 文章来源: 当代水产  | 作者: 管理员 打印】【 】【关闭
 



生鱼是南方人习惯对鳢科鱼类的称谓,寓生生不息之意,该鱼还有黑鱼、财鱼、斑鱼和蛇头鱼等地方名,海南俗称笠鱼。生鱼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产量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经济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在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一带,生鱼一向被视为病后康复、手术后和体虚者的滋补珍品,一直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近几年来,由于海南养殖罗非鱼遭遇链球菌病的危害, 发病率高,给罗非鱼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为促进琼海市淡水养殖产业化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笔者于2012-2013年进行了生鱼池塘集约化养殖试验。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试验在琼海市塔洋镇群良坡养殖基地进行,试验土塘2口,面积分别为0.3hm2和0.5hm2,底部平坦,池深2.5m,水深保持在2.0m,池底淤泥厚度约l0,保水性能好,排灌系统独立,进排水方便,能排尽池水。放养前用挖掘机清理塘底过多淤泥后,晒塘15d左右,注入新水500px并每亩用75kg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彻底清除敌害生物。塘内设置水上生物浮床栽培通心菜,种植面积为池水面积的1/10,以净化水质和供鱼隐蔽。

1.2 鱼种放养

2012年6月下旬从广东购进平均体长约100px的“清远生鱼1号”鱼苗10万尾在0.3公顷的试验塘进行标粗,由于鱼苗运输供氧不足等原因,鱼苗感染细菌,不能进食开口料,标粗试验失败。2012年7月下旬,再次引进“清远生鱼1号”鱼苗10万尾进行标粗,出现同样情况,标粗试验再次失败。2012年8月下旬,总结前两次标粗的经验,继续引进“清远生鱼1号”鱼苗10万尾进行标粗,在鱼苗运输中注意供氧等环节,鱼苗运输到后用3%食盐水浸泡3-5分钟再放入标粗池塘。

1.3 驯食

投苗后的第二天开始投喂,开始用冰鲜鱼浆诱食,每万尾用鱼浆1.5-2.5kg,2-3天后投喂0号鱼苗开口饲料拌冰鲜鱼浆投喂,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后逐步增加饲料的比例减少冰鲜鱼浆用量,直至全用生鱼饲料投喂。驯化期间,每天投喂饲料4次,投喂时并混合0.02%的营养多维。经15天的标粗鱼苗体长约250px,重约15g/尾时,移到试验池塘。但因标粗成活率偏低,只移苗到0.5公顷的池塘养成,放养密度约6000尾/亩。

1.4 饲料投喂

驯化完成后初期1天投喂3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8%;后期1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2-8%,每天上午7-8时,喂日投饵量的1/3,下午17-18时喂2/3,并按“慢、快、慢”的节奏投喂。每次以1.0-1.5小时吃完比较合适。每天具体的投喂量和次数要根据鱼摄食的快慢、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灵活掌握。投喂的饲料量不宜过多,坚持八分饱原则,以避免过饱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和肠道性疾病发生。水质清爽时,鱼群摄食旺盛,可多投。水质不好时,少投或停料。每次投喂前发出投喂信号(用水勺敲击饲料台)并逐渐形成习惯。整个养成过程选用“群丰牌”膨化鳢科料。

1.5 饲养管理

1.5.1 水质管理

养殖期间注意调节水质,适时注换水。集约化养殖投喂饲料多,残饵及生鱼的排泄物也多,容易污染水质,如水质过肥可排出部分老水,再注入新水,以消除毒害作用。换水困难时定期加入复合有益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来调控水质。因为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增加,水体溶氧量会减少,影响了生鱼食欲,出现生鱼吐料现象,从而影响生鱼生长。经常检测溶氧、pH、氨氮等指标,保持养殖水体安全。

1.5.2 日常管理

养殖过程中每天坚持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摄食、生长及水质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有活动异常的鱼,应立即捞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治”。生鱼具有较强的溯水能力和过道习性,在池塘边埂有裂缝或是拦网有破洞时,容易出现窜逃现象。当天气闷热、下雨涨水时,生鱼往往会跃出水面,沿堤岸逃逸。巡塘时,要注意观察以及时修复。保持池塘环境卫生,及时捞除垃圾、病死鱼及污物等,并放入远离池塘的深坑中用土掩埋,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做好各项日常养殖生产记录。

1.5.3 病害防治措施

生鱼抗病力较强,日常管理中也要做好预防工作。①鱼种进塘前严格消毒池塘,进塘时用3-5%食盐水浸泡消毒3分钟再投入池塘。②每10天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保肝、护肝及抗应激的药物,提高其自身的抗病能力。③每15-20天每亩用生石灰15-20kg兑水全池泼洒调节水质。④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为每半个月全塘泼洒0.7g/m³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或灭虫精+硫酸铜1次。⑤平日在巡塘和投喂过程中留意鱼体健康状况,发现鱼游动不正常或摄食缓慢,应予以检查,选用优质、高效、低毒药物对症下药。整个养成过程中没有出现大的病害。

1.6 捕获上市

采取分批捕捞销售,挑选大规格的鱼先行销售,逐步疏养,保证小规格的鱼快速生长,统筹安排成鱼的销售。

结果与讨论

2.1 经济效益

2013年3-5月陆续收获,共收获商品鱼36,045kg,亩产4,806kg,销售收入475,794元,扣除养殖成本426,035元(其中苗种30,000元,饲料3,378,185元,塘租金8,000元,水电费3,850元,其它费用6,000元),获得养殖利润49,759元,亩效益达6,635元。此次养殖试验过程中共投喂饲料43,975kg,养殖饲料系数为1.22。

2.2 讨论

2.2.1 从本试验结果来看,利用池塘进行生鱼养殖是可行的。生鱼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易养殖等特点(经10个月养殖试验,养殖最大个体达1850g/尾,平均规格900g/尾)。该鱼在养成阶段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很强,尤其是对溶解氧、水温及水质变化等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与当前养殖罗非鱼暴发的链球菌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比,生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2.2.2 试验的标粗阶段成活率偏低,仅达45%,分析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2.2.2.1 本试验共购进鱼苗三批,前两批购进的鱼苗进行标粗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运输过程供氧不足,捞苗时操作造成机械损伤,鱼苗感染细菌,进塘后对环境不适应有关;

2.2.2.2 在标粗培苗过程缺少经验和管理中思想麻痹,不注意防虫害造成存活率低。放鱼苗下塘前2~3d,应该用灭虫精加一点硫酸铜杀虫,下塘后4-5天必须再杀1次。

2.2.2.3 生鱼苗鱼有互相残杀的习性,当出现大小不均或饵料不足时更易发生。大的会食小的,也会损耗一部分苗鱼。所以在生产中把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工作做到位,存活率将会提高。

2.2.2.4 苗鱼驯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试验中驯食苗鱼缺乏经验,日投喂饲料次数少,导致鱼苗生长参差不齐,增加鱼苗残食的机率,降低成活率。

2.2.3 采取分批捕捞销售,不仅可获得相对较高养殖效益,还可提前回笼部分养殖投入。逐步疏养,可减轻后期养殖池塘水体空间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鱼生长速度。

 


分享到:
  
 
 
 
           精彩推荐

 
           新闻热点

关于下发2024年基...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安...
四川乐山市农业农村局...
四川简阳市联合执法护...
广西忻城县农业农村局...
虾苗不上田的四大误区...
1月10日广东地区生...
全国首个!金鲳鱼全产...
天津滨海新区开展异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如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13 ccshuichan CO. , LTD.      ICP证号:吉ICP备12027725号-1